爨底下村地处北京市西部山区,位于门头沟区斋堂镇,距离北京90公里。村子大概建于明永乐年间(1403年—1424年),是北京的一个中国传统村落。
斋堂有一沿河口村(曾名三岔村),该村扼守山口、水道,是京城通往口外的交通要道。明朝时期,朝廷在此建立城关,始称“沿河城”,并在40公里范围内险要处设立隘口、建敌台15座,在京西建起一条有效的防线。山西籍军卒韩甫金、韩甫银、韩甫仓三兄弟奉命自沿河城来到爨里安隘口驻守,他们在隘口下边栖息繁衍,逐渐形成一个村落,后名为“爨底下村”。迄今,爨底下村的村民大多为韩姓。
爨,读音“篡”,是烧火做饭、灶的意思,也用于姓。爨字有30笔画,写起来很复杂,村民们给这个字编了一个顺口溜,“兴(繁体興)字头,林字腰,大字下边架火烧。”记住了顺口溜,爨字就很容易写出来。
爨底下村民居依山而建,从下到上为一扇面形状,底下很宽,层层向上并逐渐收窄,最高处汇聚于一座前后两进的“财主院”。70多个院子因地制宜进行建设,依山就势、高低起伏、错落有致、严谨布局,充分体现出“天人合一”的哲学思想。村子在建设时将山根处全部院落紧密连接,只留下三条上山的通道,通道同时兼顾排水。村子的半山腰处凸起一个高台,高台上又建一道围墙,高台和围墙将村子分为上下两个部分。有人形容这个高台和上面的房屋是爨底下村的“布达拉宫”。如此设计将整个村落近乎封闭起来,有效地起到防御匪患、保护全村安全的作用。
爨底下村最豪华的大院是“财主院”,这是一座前后两进的院落,后院位居全村的最高点,处于“扇面”的扇轴位置。前院低了几米,但有东、西跨院。整个院落有房屋45间。爨底下村的四合院和北京四合院有点相似,但这里的东西厢房向院里侵入一段距离,院子小了很多。有些院子的东、西厢房进深很浅,大约是正房进深的一半左右,这些应该是村里土地比较紧张、村民们节约建设用地的缘故。每个院子几乎都有影壁,讲究一些的在大门外立一影壁,简单些的就以院内东厢房山墙做影壁。
爨底下村总共不到300亩地,除去建房用地,耕地面积很少,基本都是简陋的梯田,土地十分贫瘠。这里因关兴村,村子附近也没有河流,用水主要依靠打井。村里没有水景,冬日里,人们在村口处把一根水管拉上山坡,喷出的水花形成一道瀑布,虽然不是天然瀑布,但也算好看。村东边山坡上有一个建于康熙年间的龙王伏魔庙,据说这里香火还很旺盛,吸引了远近十里八村的人们前来上香。
爨底下村前面就是京西古道,村子西边有一道山谷,大约一百来米长,是一道裂谷。山谷蜿蜒曲折,下边能走一辆汽车,上边最窄处不过两、三米,被人称为“一线天”。因为这里是京西古道上的一处天险所在,明朝时期在此设立关口,出关口西北方向十几里就是京西要塞天津关,继续向前就进入河北怀来境内,因此,爨底下村也是京西古道上一个重要的贸易中转站。“一线天”的险要地位还吸引了众多影视剧组的目光,《投名状》、《侠女十三妹》、《天军》等影视作品即在此地拍摄。
十几年前,我曾来过爨底下村。那时村子非常质朴,村民也很多,山下路边的院子几乎都开成农家乐,山上有些家庭也开办了农家乐。走进任意一家,一张菜单上印着菜品、菜价,菜单被塑封起来。每一个农家乐的菜品相同、菜价相同,菜单的样式也相同。有客房的人家都是烧柴土炕。
近日再去爨底下村,感到一丝冷清,见不到多少当地村民,很多院子锁上了大门。有人外出打工,还有人在城镇买了新居。据统计,村里现有常住人口不足百人,平均每个院落不到1.5人。农家乐也少了,客房还是土炕,但冬天不让烧柴火,改用电热毯取暖。每一家的菜品各有特色,少了一些同质化,多了一些个性化。走进一家当地村民开的农家乐,主人姓韩,也就是韩氏三兄弟的后人。主人是个热心人,我们聊了起来,问道春节是不是人多一些,他说,今年春节前疫情管控放开了,很多人都去外地旅游,来本地农家乐的人不多,生意很清淡。
这次去爨底下村还有一个感觉,就是商业气息重了。村里开了一家旅游商品小店,店面装饰精致、商品种类很多,既有当地土产,也有时尚瓷器以及其他一些外来商品。走进农家院也是同样的感觉,装修上了档次,但失去了“农家”的味道。其实这是一对矛盾,游客想看的是“土味儿”,村民想要过上城里人一样的生活。农村条件好了,引起那些想找“感觉”的游客不满。其实,退一步讲,农家乐真是“土得掉渣”,游客同样未必能够满意。这是保护与开发的矛盾,很多地方都存在这一矛盾。
爨底下村被誉为北京最美的山村,值得一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