唐末五代时期,封建军阀割据混战。在北方五个王朝十多个皇帝中,却有一个被后人称为“一代英主”的年轻帝王,他就是后周的第二代皇帝--周世宗。
周世宗原姓柴,字荣,邢州(今河北邢台县)人,生于公元九二一年(后梁末帝贞明七年)九月二十四日。其父柴守礼是个破落地主,其姑柴氏早年嫁于同乡郭威(即后周太祖皇帝),因为无子,便收养兄之子柴荣。当时郭威尚未发迹,家道沦落,柴荣便与姑姑一起操持家务,共度清贫。劳动之余,柴荣便刻苦练习骑马射箭等各种武艺,阅读各种史书典籍。郭威看他聪明伶俐,为人谆厚,就认他为养子。到了青年时代,柴荣不仅体格健壮,相貌英俊,而且“善骑射,略通书史黄老”。不久,柴荣随郭威入伍,开始了戎马生涯。
九四七年(后汉高祖天福十二年)四月,郭威以佐命功被任命为枢密副使,柴荣也因此被任命为左监门卫大将军(禁卫军高级闲散武官,无实职)。这年他刚刚二十六岁。次年,他又被任命为天雄军牙内都指挥使(天雄军节度使属下的高级武官,天雄军治所在今河北大名县东北),领贵州(今广西贵县西南)刺史、检校右仆射(尚书省长官)。九五一年(后周太祖广顺元年)正月,郭威即位,建立后周,柴荣被任命为澶州(治所在今河南洑阳县南)节度使、检校太保(太保为辅导太子的官),并封为太原郡侯。
随着年龄的增长,柴荣也更加成熟起来。他在所辖区域内改革弊政,安抚百姓,开始显露出他宏大的政治抱负和超群的聪明才智。在澶州任内,他“为政清肃”,亲自审理各种案件,严行法令,致使“盗不犯境”,他还下令扩建城中街巷,增筑官署房舍,深得澶州官民拥戴,也赢得了郭威的信任。
九五二年正月,兖州(约当今山东西南部)发生叛乱,侍卫步军都指挥使(禁军高级武官)曹英奉命率军征讨,数月未平。郭威打算御驾亲征,受到宰臣冯道等人阻拦,郭威便说:“寇不可玩,如朕不可行,当使澶州儿子击贼,方办吾事。”柴荣虽因枢密王峻等旧派官僚的反对而未得领兵平叛,但郭威的话却表明了对他的信赖。
不久,柴荣被调到京师,加检校太傅(太傅亦为辅导太子的官)、同平章事,参与朝政。次年三月,柴荣又被授为开封尹(开封府之行政长官),封为晋王。九五四年(后周太祖显德元年)正月,郭威染病不起,于当月十七日病死。二十一日,柴荣召集文武百官,宣布郭威遗制:“晋王荣可于柩前即位”。当日,柴荣在开封登基,仍用显德年号,成为后周的第二代帝王--周世宗。
周世宗即位后,立即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,扭转唐末五代以来政治腐败的局面,以图实现自己的宏大志向。不久,他罢黜了四朝宰相、“以持重镇俗为己任”的守旧派官僚冯道,起用范质、李谷、王溥等改革派。
为了提高政府机构的效率,他还扩大了中书、门下两省职权,裁减中央及地方机构中的冗员,并严格控制官吏的选拔和使用,规定所有官吏必须如期赴任,不得借故拖延。有一次他亲自审查被选取的十六名进士,将其中十二名不合格者除名。
九五五年(后周世宗显德二年)正月,周世宗曾命在朝文官各荐一人为官,德才兼备者贵,“若贪秽败官”,荐举人“并当连坐”。他还下诏,鼓励进谏。他说:“一个人不可能没有过失。古代的圣主,还总想听逆耳之言,求苦口的良药,何况我们呢?我即位已有一年,处理的政事,有些我自己也觉得不恰当,别人怎么能看不出来呢?可是竟没有一个人出来指点我的过失,这是为什么呢?对我的过错,你们说了,我不听取是我的不对;你们要不说,就是你们的不对了。今后,能秉公直言的,提升;临事畏缩的,贬职”。
同年四月,他又命近臣“著为君难为臣不易论及开边策各一篇”。神峻气劲、有谋善断的北部郎中王朴在献策中慷慨陈词,详尽分析了当时的形势,提出必须任用贤才、赏功罚罪、去奢节用、时使薄敛,才能达到政事清明、粮财充盈、士民归顺,然后方能统一天下的方针。周世宗欣然纳之,升王朴为左谏议大夫、知开封府事。但对那些不法脏官,则严惩不贷。九五八年,周世宗又命人重新编修法律,颁布了《大周刑统》,结束了自唐末以来无法可循的局面。
为了加强后周的国力,周世宗还采取各种措施,致力于发展生产,使受到破坏的生产力得以恢复。九五五年,他首先调整了土地关系,颁布了处理逃亡户土地的法令,规定:允许农民申请耕种无主土地,缴纳田租,逃户可根据返回的时间发还不同数量的土地。
次年,又统一了税制,规定夏秋两税征收的时间,其他杂税全免。为实现耕地和租税的统一,他又根据元稹的《均田表》,令人制成均田图,并派大批官吏赴各州县,清查田亩,规定税额,均定田租。这不但增加了国家的收入,而且打击了豪强,使百姓得到休养生息。为了减轻百姓负担,他还裁减军队冗员,减征或免征灾区和新区的租税。针对当时佛教盛行,占用大批劳力和耕地,花费大量铜钱铸造佛像以致影响经济发展的情况,他又下令在全国禁佛,规定:凡出家者须经家长同意,不准私度僧尼;除在官府注册的寺院和僧尼之外,其他一律废除和还俗;严禁各种迷信行为和恶俗,废寺院三万多所,化佛铸钱,发展贸易。此外,他还多次调集民工治理黄河,疏通汴河,引黄入淮,灌溉田亩,发展交通,为日后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。
周世宗即位后的另一大事就是修武备、整军队,统一天下。他即位三个月后,便率军出征高平(今山西晋城东北),在战斗中,他身先士卒,奋力冲杀,一举打垮后汉军队。事后,他将临阵脱逃的大将樊爱能、何徽等人斩首,同时他也感到:要完成统一大业,必须整顿军队,制服骄兵悍将。德州(今山东德州市)刺史张藏英进备边之策,认为应在边地募骁勇者为军。周世宗采纳他的意见,命他为沿边巡检招收都指挥使,组织新军。
结果,这支新军屡破北方强敌契丹,使其不敢过胡卢河。周世宗曾说:“兵在精不在众”。因此,经过整军,诸军士伍,无不精当。在此基础上,周世宗又制定了先南征后北伐的统一方略,于九五五年四月出师西征,同年十一月底,便收复后蜀统治下的秦(治所在今甘肃秦安县北)、凤(治所在今峡西凤县)、成(今甘肃成县)、阶(治所在今甘肃武都县)四州,随即挺进南方。 经过三次亲征,终于取得江北十四州。隅踞江南的南唐表示臣服于后周。南方的威胁一解除,周世宗便挥师北上,决心收复失地,统一全国。九五九年三月,后周大军水陆并进,长驱直入。契丹守将纷纷投降。仅仅四十二天,后周便收复三关,得三州十七县。然而正当这时,周世宗却身染急病,卧床不起,于六月十九日病死在开封。死时年仅三十九岁。